11月17-21日,由我院承办的“第六届未来陶粲装置国际研讨会”在广州珠江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俄罗斯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德国波恩大学、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西班牙粒子物理研究所等二十多家国内外单位,包括赵政国院士、邹冰松院士等近200专家学者线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郭东辉教授致开幕辞,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郭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与发展现状,并回顾了中山大学在粒子物理学科上的发展历史。同时郭院长也介绍了此次国际会议的办会宗旨,希望此次研讨会对全球高能粒子物理科学发展,特别是在陶粲能区的物理研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1月12日正值中山大学的百年华诞,郭院长衷心祝愿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为我校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学术贺礼。
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海平教授主持,中国国科学院大学郑阳恒教授和俄罗斯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van Logashenko教授分别代表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超级陶粲装置介绍研究进展状况。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共进行了120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陶粲能区的物理潜能,以及下一代陶粲能区正负电子对撞机涉及的加速器、探测器及软件计算等关键技术。此外,国际上相关大科学装置的粒子物理实验的专家学者也报告交流了各自实验的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专家们深入探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并就如何凝练陶粲能区关键物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路线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11月21日,第六届未来陶粲装置国际研讨会的圆满落幕,此次盛会不仅为陶粲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的宝贵平台,还对推动下一代超高亮度陶粲装置的研发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超级陶粲装置(Super Tau-Charm Facility, STCF)是我国正在筹划的新一代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其设计质心能量为2~7 GeV,峰值亮度大于0.5×1035 cm-2s-1。STCF将运行在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与非微扰的过渡区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和丰富的物理课题,是研究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CP破坏)、探索强子内部结构、寻找奇特态物质和新物理等前沿物理课题的独特平台,进而促进对标准模型中强相互作用理论的理解和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精确检验,在国际粒子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俄罗斯的专家也提出了类似的粲陶装置(Super Charm-Tau Facility, SCTF)。因而此系列会议还特别针对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合作开展讨论,为未来国际间就陶粲能区对撞机的工程建设和科研合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