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学术报告(12月24日15:00-16:30):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与加速器中微子实验的未来

报告人: 
杜杨洪岳 博士后(南卡罗莱纳大学)
题目: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与加速器中微子实验的未来
地点: 
十友堂300报告厅
时间: 
12月24日15:00-16:30

主持人:凌家杰教授

报告简介:中微子震荡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出标准模型预期的重要物理学现象。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都提出建设新的加速器中微子实验来对中微子震荡现象进行精确测量,以解决中微子物理中仍存在的问题,包括中微子混合相角、中微子质量顺序、轻子CP对称破坏等,这对下一代中微子实验的精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我将简单讨论当前以及下一代加速器中微子实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使用重原子核(比如液氩)带来的核效应以及中微子束流对实验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新的探测器技术以及分析方法来对影响实验精度的系统误差进行控制。

报告人简介:杜杨洪岳,博士后。2008年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4年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任博士后至今。参与实验包括当前中微子震荡实验NOvA,以及下一代中微子震荡实验DUNE。其中主要工作集中在中微子震荡实验中系统误差控制、下一代中微子探测器设计、中微子散射截面以及中微子束流的精确测量。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宇宙线电磁束对中微子探测器系统误差的控制方法 (2)设计下一代中微子近点探测器Straw-Tube Tracker (3)利用NOvA近点探测器数据对coherent π介子产生截面的测量(4)利用下一代探测器进行中微子-氢原子反应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系统误差的控制(5)基于中微子-氢原子反应的加速器中微子束流测量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