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学术报告(11月12日10:00)

报告人: 
张伟华 教授(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题目: 
确定性纳米组装技术——后摩尔时代器件制造技术的思考与尝试
地点: 
激光所114
时间: 
11月12日10:00

主持人:周建英教授

报告简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活与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微纳加工技术是这一变革背后的基础。今天,随着摩尔定律走向尽头,光计算、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新型的非电学信息处理方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这为微纳加工技术对各类非传统材料的兼容性提出了新的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扫描探针技术的纳米增材制造方案,包括纳米静电印刷技术,毛细力组装技术,单颗粒操作/转移技术等,实现了包括量子点、等离激元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纳米线等各类功能纳米材料高精度(10纳米位置精度,50纳米套刻与拼接精度),单纳米颗粒级别的组装,为构建新一代信息处理器件提供了可靠、快速、低成本的制造方案。

报告人简介: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硕士,2008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ETHZ)化学与应用生物学系博士,其间获中国政府优秀自费留学生奖,2008年-2013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FL)纳米光学与计量学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纳米结构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2013年加入南京大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光学及相关领域,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学、近场光镊、生物传感器、微纳加工、计算电磁学等领域做出过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贡献:在国际上率先将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灵敏度推进到了单分子水平;利用纳米光学天线实现了单个10nm非荧光颗粒的俘获与探测;参与开发了迄今世界上最灵敏的基于荧光的免疫测定方法,工作被多种专业期刊与媒体专文报导。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同时被邀请参与多种著名国际期刊的评审工作,包括Nature Photonics,PNAS,JACS,Nano Letters,ACS Nan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