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教学过程中如何以老带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导语】

        随着学院引进教师的不断增加,有着良好科研素养的青年教师如何上好课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物理学院历来有着重视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教学团队如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好传、帮、带,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从而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就此话题,我们对光学教学团队的赵福利教授进行了访谈。

 

 

        1、教学团队,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中的不忘初心,带着家国情怀寻找中国特色素材

        问:《光学》课程的教材撰写过程中更新了一些内容,形式也比较新颖,您和课程团队是怎样构想的呢?

        答:其实,这是一个传承问题,《光学》教材的前身版本是物理学系李良德教授编著的,李教授是老党员,在为谁培养人这个定位上一直立场坚定,教材也紧扣当时的国情和产业发展。新教材编写之初,在与陈敏教授商讨时对此也非常明确,写作团队一方面要保持以往中国古代经典的光学技术,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我国在相应领域,尤其是编写团队近年来在光学相关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发现;同时,考虑到学术发展的动态性和教材使用的持久性,教材写作团队采用了新的二维码技术,将学术前沿成果和国学相关典籍的引用放置在网上,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索取相关资料,这一方面保证了学术前沿信息的更新,另一方面也确保了经典内容的版权不至于被擅自使用。

 

        2、精品共享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将大学的鲜活氛围向社会普及

        问:据我所知,《光学》课程成功入选了教育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也正在被遴选为“学习强国”的慕课资源,不过,这门课程是全程课堂录制的,不同于现在的微课,这是出自怎样的设计呢?

        答:确实有初衷的。第一,要把大学的授课向社会开放是慕课的初心,全面提升大众科学素养是我们开设慕课的初衷,因此选择原汁原味的课堂多机位录制;第二,这也是对授课团队的挑战,俗称的“一镜到底”需要课前充分准备,也需要设计好互动环节,同时,还需要启发学生思维,这对几位主讲老师,是一次特别的挑战,还好,我们最终还是做出来了;第三,就是讲授型的课,一般认为是单向信息流,难以实现互动;事实上,互动源于思维,在思维上调动学生才是更为根本的启发,团队在准备这些教学环节的时候还是做了不少课前讨论的,利用休息时间与同事,与学生开展了相当的个性化调研。

        问:听说,还有其他院校想采取这种形式进行慕课建设

        答:是的。不过,工作量很大,尤其后期剪辑,字幕更是一般的字幕组无法替代的,我们既是演员,又是剪辑和字幕组。当然锻炼也很丰富。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团队更加深了教学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怎样培养人?唯有倾心投入,细致入微,换位思考,才能充分了解教育的课题,设计适合时代的教学环节,展示富有祖国时代感的教学素材。我们目前已经把一些大国重器的素材融入到教学中,希望让基础课程鲜活起来,把学生的民族自信也融合进来。

 

 

        3、全方位育人中如何以老带新,从人才梯队方面构建稳健的优质教学团队,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问:《光学》教学团队目前人员有多少?组成情况如何?

        答: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属于基础中的基础,考虑到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在光学概念教学的同时,要清晰建立物理图像,理论学习与实验要相互渗透等等,我们的团队由主讲教师、实验教师、高年级专业课教师、工程技术教学辅助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组成。主讲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有国家级教学名师陈敏教授,青年国家级人才项目董建文教授,学校百人计划罗鑫教授,新入职的青年新锐陈晓东副教授,还有我,算是老光学教师。去年我们专门组织团队负责人陈敏教授开设了3次教学示范课,以老带新;今年,由于陈敏教授担任汕头大学副校长职务,上课时间减少,我们安排每章的首次授课由陈敏教授讲授大课,其余分平行班,由我带一个班,董建文和陈晓东一个班,在连续稳定中实现传帮带的接力。同时,新人教师陈晓东副教授倾心教学,勇于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备课,目前已经非常优秀地开展教学。此外,教研团队还有蔡志岗教授,沈韩副教授,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陈文杰教授,庞晓宁博士,梁浩文博士,谢明远博士等等,都对教学怀有深厚的情怀。还有我们教学辅助团队,由于该课的教改工作比较多,能够确保教改成功的坚强后盾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教辅团队,所以,全员育人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必要方法。这也得力于学院和学校以本为本的教学定位。

 

        4、做好课堂思政,教学、育人融合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

        问: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您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贯彻不忘初心这四个字的呢?

        答:首先,课程团队稳定成员10余位,80%以上是党员,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拥有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彰显“不忘初心”,老师首先要做到“牢记使命”。2019年暑假,整个课程团队专门去贵州平南大窝凼的“天眼”FAST做了一次教学采风,实地感受当年立项、选址和建设的过程,获得了相当珍贵的资料,为课堂教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储备了相对充分的一手资料。此外,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讲教师做到每周通报教学情况,短时间的研究讨论,可实时交流学生学习动态情况,实施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展示,做到以身作则,实时更新,与时俱进。

         德高为范,努力修身,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包括理论修养、道德修改、专业修养,力争以优秀的人格熏陶学生向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改进的道路没有尽头;作为党员,不忘初心,为自己的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是整个课程团队的光荣和使命,希望我们不辱使命。

 

 

【后记】

         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通过教学团队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从教材编写、教学过程设计到教学过程实施,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这是青年教师从胜任教学到擅长教学的过程,更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继承学院重视教学的传统,将教书育人工作发扬光大的过程。希望学院涌现出更多这样的教学团队。